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14:48:12

热门关注

    所在位置:首页 > 廉韵西青 > 正文

    【“老牛”那些事儿】致敬我们最可爱的人

    发布时间:2023-08-01 14:24:42 来源:区纪委监委宣传部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祝最可爱的人们节日快乐!

    说起“最可爱的人”的由来,小编还记得小时候学的那篇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

    看到这一段,不由得想起这几年常说的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军人,是盛世的脊梁,一声号令,不问归期;一个转身,奔赴山海。身前任凭黑暗汹涌,身后永葆一方安宁。

    《士兵突击》里许三多说:“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不会感到后悔,军人伟大,当兵有意义。”这句话,也许就是对军旅生涯最直白的诠释。军旅生涯不仅是生命中的一段履历、一种磨练,更是一道烙印,永远留在灵魂深处,也会影响人生路上的点点滴滴。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离军不离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来听听纪检监察战线上的“老兵”们,讲讲过去的故事。

    区纪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赵华章

    在我的军旅生涯中,印象最深的是筹备维和大队去西非某国执行维和任务的经历。那时我任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负责全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出国前,我就如何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把爱党爱国的红色基因植入官兵血脉,想了很多招法。亲历动荡,对自己生为中国人、能够见证和参与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更加骄傲和自豪。

    执行维和任务归国的战友们讲述,当时该国内乱,政府军和反政府军激烈交火,教育医疗、交通商业全部瘫痪。看着难民担忧的表情、孩童惊恐的眼神,看着还冒着战火硝烟的城市残骸、满目疮痍的大街小巷,想想我们的亲人朋友在祖国平安自由地生活,更能感受到生在当代中国是多么的幸运。和平、自由、安全、尊严,这些在国内觉得平常无比的状态,在战乱国家却变成最奢侈、最向往、最难得的东西。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部队历练熠熠生辉,军人作风融入血脉。卸下戎装,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对党的忠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战线上,我将始终保持军人本色,用信仰铸就忠诚,用奉献诠释担当,用行动守护正义,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和敢拼敢赢的斗争精神勇毅前行!

    区委巡察组副处级巡察专员 张雷

    我刚走出大学校门就走到了祖国北方的国门,成为了一名卫国戍边的军人。戍守边陲的日子里,戈壁深处春季的飞沙走石、夏季的高温炎热、秋冬的暴雪严寒,对我们都是严峻的考验,夏冬两季的温差最高可达80度。同时,反偷渡反越境反渗透任务也异常艰巨,我与战友在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下,卧雪近4个小时将9名偷渡分子抓捕的往事历历在目。

    这只是戍边工作的缩影,是每个边防军人习以为常的工作,我为自己曾经是他们之中的一员而自豪。多年的军旅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锻造了我的品行,培养了我的志趣,这段宝贵的经历,让我受益一生。

    区纪委监委组织部副部长 王战胜

    在部队工作生活的15个年头,有一次突击检查让我记忆深刻。当时,我是某军事院校学员营营长,和政治教导员负责200余名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作风养成等工作。那年寒假返校的最后一天,上级检查组就营队干部收受学员过节礼品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

    当时检查组的同志在我办公室的垃圾桶里找到了一个食品包装袋,问我是不是学员送的特产或礼品,我说是。检查组的同志神情一下就严肃了。这时,我解释到,在离校前做假前教育的时候,我就跟学员说好,不要带特产和礼品什么的,同志们的心意我们领了,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学校都有明确规定,不允许营队干部收受学员的礼品礼物。但是返校后,还是有一小部分学员带了特产。这时,我们如果一味强硬地拒绝,学员心里也会有想法,不利于开展工作。我就让学员现场打开包装,吃上一口或者拿出一块,剩下的让他们带回去跟战友一起分享。这样既兜住了学员的心意,又不让自己犯错误,而且与学员聊聊家乡特产、风土人情,可以增进学生和我之间的感情,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检查组的同志对我们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予以了高度的认可。让学员接受正确的“兵之初”教育,树立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我们责无旁贷,也无愧标兵营队的美誉。

    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谢志谋

    19年的军旅生涯,磨炼了我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工作作风。犹记得十年前的这个时候,北方地区连降大雨,导致河水暴涨,部队驻地附近某河道闸门出现故障,无法关闭,导致凶猛的河水直冲邻近的村庄,民房和庄稼顷刻间就变成一片汪洋,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到严重威胁。

    应地方政府请求,我部立即派出100余人的先头部队奔赴灾区,对闸门进行封堵。由于闸口宽、流速大,扔到河里的封堵沙袋瞬间就被洪水冲走。作为作训参谋的我灵机一动,就地取材,搬来十来个村民关狗用的大铁笼子,并调来一辆吊车,让战士们先将封闭的沙袋装入铁笼中,再用吊车将铁笼一个一个放入闸口处,几个笼子一下去,洪水立马就变小了。此时再安排战士向闸口处投下零散沙袋,不到半个小时,洪水就被彻底堵住了。

    由于出色完成任务,事后我被授予了个人三等功。这是组织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们集体的肯定,更是鞭策我不停向前进的无限动力。

    区纪委监委第五派驻纪检监察组二级 主任科员 周连明

    我是武警部队转业的,如今每次去监狱提讯,看到那高高的围墙,都会回忆起当年在某监狱武警中队当指导员的日子。

    作为中队主官,每晚查勤是我的常规任务。一年365天,每到后半夜,出营区进监区,几乎天天如此。门岗执勤的战士看见我,抬起手掌,示意止步,喊“口令!”“X!回令!”“XX!”“指导员好!”“你好!”战士虽然知道我是谁,但这套程序却是必须的。我进入战士的执勤岗位,检查执勤设备、弹药完整完好情况后,再走向第二个执勤哨岗。后面的哨岗都是在五米多高的狱墙上,在做好前期“认证”程序后,我登上岗楼,继续查勤,有时还会和战士聊一聊,现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每晚的查勤,基本都要1个小时起步。如果在夏季,更不会孤单,狱墙外侧路边草丛中的刺猬、黄鼠狼会与我作伴。

    虽已转业,但退伍不褪色,一朝是军人,终身是军人。没有了军号、“橄榄绿”“豆腐块”,但我们还有回忆,部队优良的作风会伴我一生。

    区纪委监委第一派驻纪检监察组二级主任科员  罗景耀

    当兵生涯里,我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这一年。这一年,我的小家新添了一个美丽的小天使,从此我也多了“父亲”这一身份。同时,我也新任单位的训练参谋,面对岗位新挑战,肩上的担子重了很多。当时,单位接到民兵高炮实弹射击的考核任务,此前没有任何高炮实弹射击经验的我,第一次组织实弹射击,产生了本领恐慌。但我明白,身处的岗位、自身的职责和军人的使命都不允许我说“不行”。

    于是,我先放下“小家”,一头扎进封闭式训练任务中。平日里我苦读训练大纲,训练间隙,我便凑到老民兵班长的身边跟着他们学习,三个月下来,我就从门外汉成为了行家里手。当年,我们民兵高炮分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实弹射击考核任务。

    之后,防汛抢险演练、民兵应急分队考核等等任务接踵而至,考验一个接一个,“关关难过关关过”。虽对“小家”有遗憾、有愧疚,但我无怨、也无悔。那一年,我被评为优秀参谋,还荣立了个人三等功,军功章也有我“小家”的一半。

    军人就意味着吃苦,就意味着奉献,在部队中培养的忠诚果敢的担当精神、执着苦干的奋斗精神、朴实无华的奉献精神,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纪检监察事业。

    无悔从军路,退役不褪色!在部队里积淀的本色、升华的境界、铸就的刚强,已然融入他们的血液。如今,角色变了,环境变了,但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不变的是中国军人的本色。作为“打铁的人”,他们也是“铁打的人”,是纪检监察战线上一股忠诚的、坚定的、强大的力量。

    《“老牛”那些事儿》

    接下来要讲点儿嘛?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