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0 15:48:09 来源:天津西青
进入5月,辛口镇第六埠村的“研学热”持续走高;生态六埠景区“五一”重新开放,游人如织;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内,蔬菜瓜果陆续迎来成熟……村里处处是村民搞事业的忙碌身影,袅袅的烟火气在田间地头萦绕。刚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郝庆水也忙得更甚从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六埠视察时希望乡亲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全体村民都深受鼓舞,大家都铆足了劲儿,为好日子努力奋斗。我们村里今年成立了第六埠强村富民文旅公司、六埠农副产品销售公司、生态六埠景区运营公司3家公司,充分统筹发挥村里的农业和文旅产业优势,打造第六埠富硒蔬菜品牌,推出内容更加丰富、内涵更加深刻的研学路线,着力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让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变成现实。”郝庆水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第六埠村人,郝庆水对这片土地有着赤诚的深情。在去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看着父老乡亲世代耕种的田地被冲毁,他心疼不已,但更令他感动的是,村民们的无条件支持。
“大家特别配合,当时蓄滞洪区内的人员需要紧急撤离,有的农户家黄瓜采摘在即,这一茬卖出去就五、六千块钱,但是村民二话不说,按时撤走。”郝庆水说。
汛期在大堤上的日日夜夜,郝庆水为群众的安全守住坚强防线。眼看洪水渐渐退去,在排水期间他就同步着手准备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党员带队电力修复专业队伍,第一时间恢复供电,全力以赴保障生产恢复。以最快速度把洪水过后田间堆积遗留的淤泥、垃圾清理干净,进行无害化消杀,让村民回到地里倍感心安。
“按照水退一亩、耕进一亩,村里迅速组织展开复耕复产。水稻淹了,但地也不能闲着,我们就抢种冬小麦。大棚清修也同步进行,村民抢种上了叶菜,赶上了春节前上市,加上政府补偿及保险赔付,村民的收入几乎没什么影响。”郝庆水说。
去年9月灾后重建修复工作启动以来,第六埠村抢种冬小麦1290亩、蔬菜1100亩、修复棚室1800余栋。目前,子牙河、大清河大堤拓宽增高工程正在施工,全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水利工程设施重建工程顺利开展中;推动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正在进行,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牢记殷殷嘱托,不负切切期望。第六埠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按照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宜居宜业的发展目标,村子基础设施复原提升稳步推进的同时,特色更加突出的产业模式也在升级中。依托“京津蔬菜第一村”品牌,订单式现代农业将为市民餐桌提供更为安心、丰富的蔬菜。“寻迹悟行”红色教育、廉洁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红色教育拓展、以及中小学劳动教育4条研学路线同步开放,截至4月底共接待研学团队200余支、超15000人次。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生态六埠景区“五一”如约回归,新增的露营等项目深受欢迎,年内水上民宿将投入运营,进一步丰富第六埠村旅游资源。
“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比去年翻一番,同时也将在环境提升、产业落地、增加村民就业、老旧房屋提升改造等方面等多方面发力,让百姓的日子过得富足、过得舒心。”郝庆水说。
村子良好的发展态势也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今年,第六埠村“书记项目”启动“双百工程”,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专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农学院展开深度合作,为乡村振兴吸纳更多高水平人才,盘活村内载体存量,加速形成大学生团队创新力,让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真正赋能乡村振兴。
5月的傍晚,生态六埠的300亩麦田在微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丰收在望,这块因洪水后抢种的冬小麦田地待收割后将再次种上水稻。郝庆水走在田间,深深浅浅地留下一行行脚印。洪水的记忆随着农民一季季的丰收慢慢变得渐渐远去,但在这片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带着村民用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奋斗之路,郝庆水会一直走下去。
“未来,第六埠村通过实施五大行动,将村子打造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彩色六埠’‘水乡明珠’,实现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乡村人才活力迸发,乡风文化日益兴盛,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深刻重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擦亮‘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金字招牌,打造第六埠村乡村振兴示范新样板。”郝庆水说。